我们在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旅行,收集有关市场竞争格局的最新发展以及对2025年展望的初步想法。以下是我们的主要观察和反馈。
“粉饰窗口”的汽车股上涨?
汽车板块在我们周五广州之行前因各种原因(如特斯拉供应链、华为代理、刺激政策延长、国企改革等)出现上涨。尽管这些因素暂时维持了汽车股的活跃,但它们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短期的市场叙事。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测行业表现的转折点,但低质量落后股的激增使我们相信,近期的板块上涨可能是短暂的。
对与华为合作的战略承诺日益坚定?
关于两种商业模式(即华为Inside (HI) 和华为智能出行联盟 (HIMA))的优缺点争论仍在继续。然而,我们发现国有车企对与华为合作的信念显著增强。过去12个月中,与华为成功合作的案例似乎为国有车企提供了可信的现实检验。我们认为,采用华为赋能的解决方案对于这些整车厂抓住智能电动汽车的趋势至关重要,但过度依赖可能会成为一把双刃剑,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为解决方案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能会削弱整车厂的议价能力。
预计明年乘用车销量增长1-3%;新能源车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尽管现在提供官方销量指引还为时过早,但整车厂预计2025年乘用车市场将实现温和增长,尽管今年基数较高。然而,考虑到刺激政策提前拉动需求可能导致的消费透支,2025年可能有一个缓慢的开局,尽管对潜在刺激政策延续的预期正在上升。大多数整车厂预计,中国的新能源车(NEV)渗透率将从今年的50%以上进一步提升,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和增程式电动车(EREV)将是主要的增长引擎。
外资品牌业绩分化可能加大
专注于精简车型/品牌阵容和加强与本土整车厂在电动动力系统方面的合作,将是外资品牌在2025年停止销售衰退的关键差异化因素。然而,与经销商的利益错位似乎是豪华品牌在中国面临的一个更紧迫的风险。
自动驾驶(AD)主题将全面展开
高端NOA(导航辅助驾驶)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到15万元以下的大众市场;5-10家整车厂将在2025年上半年全面拥抱端到端自动驾驶。不依赖高清地图的城市NOA将在12-18个月内成为标配。车辆AD芯片的问题应该会减少,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训练芯片仍然是瓶颈。